【健康科普】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这些注意

来源:东南医院

刮痧,作为中医最常用的外治手法之一,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常规养生手段。

(图源网络侵删)

 

刮痧
刮出来的“痧”是啥?
 
中医外治法

 

 

中医认为,刮痧时体内致病因素由经络溢出,积聚皮下,出现形状如沙粒,或散在,或密集,或成片,或融合的“痧”,也称“痧毒”。

 

痧是渗出于脉外含有毒素的离经之血,出痧的过程即排毒的过程。

 

 

现代医学认为,当身体组织器官代谢紊乱,代谢产物滞留,形成微循环障碍,这些病理产物使细胞缺氧老化,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生紊乱。

 

在微循环障碍的部位刮拭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毛细血管破裂,将瘀滞在微循环中的致病物质伴随着红细胞挤压出来,形成皮下瘀血,轻者呈现少量的红色、紫红色的痧点,重者出现较多的暗青色、青黑色的痧斑,这就是“出痧”。

 

出痧在几日后即能溃散产生自体溶血,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不但可调整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而且还能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水平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的作用。

 

 

刮痧
出痧越多越好吗?
 
中医外治法

 

 

当然不是。

 

体质、病变部位、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不同,出痧的颜色、形态也各不相同,不能一味追求出痧。

 

 

因此,刮痧不是出痧越多效果越好,也不是刮得越疼就越好。

 

 

刮痧
刮痧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医外治法

 

 

1.
专业医师操作

 

刮痧要求“徐而和”的手法,操作时通过透皮入骨的手法达到临床效果,错误的手法反而可能会损害身体。

 

所以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进行辨证治疗,刮痧途中如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告知医师。

 

2.
这些人群不宜刮痧

 

①有心、肝、肾疾病,出现浮肿的患者;

②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

③感染性疾病患者,如急性骨髓炎、传染性皮肤病等;

④外伤急性期、皮肤出现肿胀或有皮肤损伤的患者;

⑤有精神疾病、抽搐等不能配合医生的人群;

⑥孕妇、经期女性;

⑦过度疲劳、过饥、过饱和醉酒者。

 

 

 

3.
这些人群慎用刮痧

 

①年老体弱者;

②不能配合治疗的儿童;

③大手术或大病初愈的患者。

 

4.
刮痧禁忌部位

 

眼睛、耳孔、鼻孔、舌、口唇五官处、前后二阴、乳头、脐窝神阙穴等处。

 

5.
刮痧后注意事项

 

 刮痧后4小时内不能洗澡,避免风寒湿邪入侵体内。

 刮痧后应喝些温开水,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利于排毒。

 刮痧后建议饮食清淡,避免冷饮、辛辣、刺激等食物,不要喝酒。

 即使是健康人群,也不能每天都刮痧,要等上一次刮痧的痕迹消失后再进行。

文章不够详细,我还想问点啥!

推荐阅读更多文章

推荐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