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献血者日|献血,利人,还利己?

来源:东南医院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
  2004年主题“血液,生命的礼物。感谢您”
  2005年主题“庆祝您血液的礼物”
  2006年主题“让人人享有血液安全”
  2007年主题为“安全血液促进母亲安全”
  2008年主题为“定期献血”
  2009年主题为“继续重视通过实现100%自愿无偿捐献血液和血液成分的目标,改善安全和充足的血液供应。”
  2010年主题为:“向世界提供新鲜血液”
  2011年主题为“捐献更多血液,挽救更多生命”
  2012年主题为“每位献血者都是英雄”
  2013年主题为“每一份献血都是生命的礼物”
  2014年主题为“安全血液挽救母亲生命”
  2015年主题为“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
  2016年主题为“血液连接你我”
  2017年的活动口号是:“我能做什么?”,辅助宣传内容为“献血。现在献血。经常献血”。
  2018年主题为:“为他人着想 捐献热血 分享生命”
  2019年世界献血者日主题——人人享有安全血液,2019年世界献血者日活动主办国是卢旺达。全球主会场活动将于2019年6月14日在卢旺达基加利举行。
  世界上最奇妙的感觉就是,你捐献的血液,流淌在另一个人的身体内,你走进了Ta的生命,却与Ta素不相识。
  献血大数据
  1单位献血量(200毫升),最多可救3条生命;全球73个国家,超过90%的血液供应来自无偿献血者;2014年,我国无偿献血达1299万人次,总量近4400吨;但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人口献血率标准为1%,2014年我国为0.95%,仍未达到推荐标准;我国仍存在季节性、区域性“血荒”。
  关于献血,
  有人会有疑问
  献血对自己的身体好吗
  献血时我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我们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
  献血对自己的身体好吗?
  经常献血会刺激骨髓的造血系统,使身体造血系统处于活跃状态。如果突然出现大量失血,身体能够及时应对,减少生命危险。同时,献血后会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使血液流速加快,脑血量也随之增加。
  什么类型的人不适合献血?
  1、近期献过血的人,理论上6个月内不宜再献血。身体较好的人献血3个月后可再献血。
  2、体重过轻或过重以及贫血的人。
  3、分娩后6个月内哺乳期的妈妈不宜献血。
  4、患有各种感染疾病或有感染倾向的人,比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患者不适合献血。
  5、三个月内曾患肺炎、曾做过阑尾切除、疝修补、扁桃体手术。
  6、一年内小面积纹身、曾患伤寒、甲肝、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疫苗免疫。
  献血前、后要注意哪些事项?
  1、献血前
  ◆了解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献血前一晚保证充足的睡眠(至少6小时)。
  ◆献血前两餐不吃太过油腻的食物、不要饮酒,但也不要空腹,可吃些较清淡的食物。
  ◆献血前一周无发烧、感冒和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无服用药物情况。
  2、献血后
  ◆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当天最好不要洗澡,以防感染。
  ◆献血后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不要长时间驾驶车辆,尽量避免参加体育比赛等剧烈活动。
  ◆献血当天要多饮水,适量补充营养,可以进食新鲜蔬菜瓜果、新鲜鱼虾以及肉蛋制品、豆制品、奶制品等。请不要进食油腻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文章不够详细,我还想问点啥!

推荐阅读更多文章

推荐专家